在零售品牌的日常行銷流程中,不斷追趕各渠道,例如: Email、LINE、SMS、App 的推播排程,卻依舊遇到「發了沒人看、看了不點」的窘境。而這個問題的核心關鍵並非出在渠道不夠,而是訊息仍以同一時間、同一內容、同一頻率群發,所以無法真正精準打中每位顧客的習慣與偏好。
零售品牌時常遇到的兩大問題 :
簡而言之,零售品牌若要持續強化顧客洞察力,必須強化零方數據(顧客主動提供的數據)與第一方數據(品牌主動蒐集的數據)的搜集應用,才能有效突破盲點。因此,本文將分享運用 beBit TECH CDP,依據每一位會員過往的渠道互動資料,推算出最適合的溝通方式。
beBit TECH CDP 先整合 O-Data 與 X-Data 數據,再以獨家 AI 模組進行精準分眾。接著透過「智慧渠道」的 「AI 智慧發送」功能,讀取每位會員在各渠道的開信、點擊、封鎖歷史,預測「最佳渠道 × 推播最佳時間」,把訊息以單一最佳渠道在最佳時點送達,為品牌建立更有效率、有效果的行銷流程,輕鬆節省人力及時間成本。
例如:A 顧客對 LINE 點擊最高、Email 幾乎不看 → 系統選 LINE;B 顧客每週三中午最常開信 → 系統於該時段發送 EDM。
「因人而異,在對的時機用對的渠道發訊息」的觀念並不難理解,但要真正落地多渠道發送,品牌仍可能面臨不少挑戰。我們觀察到行銷團隊在推行多渠道精準溝通時,經常碰到以下 3 大瓶頸:
以上種種痛點,使得「知易行難」成為很多品牌在推動個人化智慧行銷時的真實寫照。所幸,隨著 AI 行銷工具的成熟,這些難題都有解方。
AI 智慧發送的優勢在於:無論顧客偏好的是哪種接收方式(Email、LINE、SMS 等),系統都能據此智慧判斷並投其所好。以下介紹幾種典型行銷情境下應用 AI 智慧發送的案例,看看 AI 如何讓對的人在對的時刻收到對的訊息:
三步驟即完成最佳劇本:
透過以上步驟,AI 智慧發送功能即可順利整合進品牌現有的行銷流程中。無論是大型促銷活動的批次訊息,還是日常生命周期溝通(如歡迎加入、促購提醒、顧客關懷等),都能藉由智慧發送實現個人化的最佳渠道與時機推播。
舉例來說,若顧客 A 近期不曾開啟 EDM、且較常點閱 LINE 官方帳號訊息,beBit TECH CDP 系統就將此會員該次的推播判定以 LINE 進行發送,降低徒勞無功的發送成本,更精準地創造與顧客間的良性互動。
挑戰背景:在 beBit TECH CDP 導入前,隨著會員數與品項快速擴張,19again 由較零散、倚賴直覺的人工操作,在行銷人力有限之下,每一次的匯出、匯入都需要花費不少時間。
應用亮點:導入 beBit TECH CDP 後轉向「分波段曝光+AI 智慧發送」的整體策略。例如:在近期頭皮養護新品推廣活動,第一階段在自有 YouTube 頻道提前預告醞釀,當正式上市時,先透過 beBit TECH CDP 設定 LINE 和 EDM 發送,運用視覺化素材,強調美感和情境。
當品牌導入 beBit TECH CDP 整合全渠道數據,啟用 AI 智慧發送模組,可以倚賴 AI 同步驅動數據來決定每位會員應該透過哪個渠道、在哪個時刻接收品牌訊息,甚至運用五星分級分眾,實現精準個人化發送。品牌只需設定好活動內容與發送期間,系統即自動完成渠道挑選與定時推播,省時省力又省心。
為更直觀地了解 AI 智慧發送的前後差異,以下將傳統作法與智慧發送策略做個簡單對比:
「AI 智慧發送」不是多一個按鈕,而是把資料、決策、投遞三件事接起來的行銷自動化工程。再自動依據顧客偏好的點擊開信時間,與偏好的渠道發送從今天起,把你的 EDM 行銷、LINE 行銷策略與 SMS 投遞交給模型去決定「誰、何時、用什麼渠道」,團隊則把心力放在更有價值的內容與轉換流程。
實際成效顯示,導入 beBit TECH CDP 後品牌平均 開信率提升 54%, ROAS 60%;行銷團隊也省去大量排程與對帳工時。這不只是多渠道行銷的「最後一塊拼圖」,更是零售數位轉型中最快見效、最能同時降本與增效的關鍵環節。
越早導入,越快為品牌建立資料護城河;現在就啟動 CDP,讓精準分眾為品牌營收注入新引擎🚀
若你有想規劃 LINE OA 經營與全渠道 OMO 策略,歡迎點擊連結參考相關案例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