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續上篇,為能更有效地拆解營收 GMV,以找到成長動能,我們需要同時針對首購客以及舊客進行細部的分拆,以找到宏觀指標中,忽略的業績成長變因。

上文曾提到,除了首購客之外,舊客能否持續回站並買單回購,更象徵著品牌與忠實客群間的關係是否能隨著時間演進逐漸加深 ; 在客單價上,也許每一次客戶的購買金額可能隨檔期出現差異,但隨著與舊客加入品牌會員的時間越長,其平均年貢獻金額也應逐漸增加,通常成熟的電商企業會針對舊客的營收,區分為以下指標 :

e-commerce-key-indicators-2-1

  • 舊客回訪人數:曾購買過客戶,於當月的回訪人數
  • 加入購物車率:當月回訪舊客加入購物車人數 / 當月回訪舊客人數
  • 購物車提袋率:當月回訪舊客買家人數 / 當月回訪舊客加入購物車人數
  • 客單價:當月購買的舊客平均訂單金額

電商品牌的舊客經營:開源節流

針對舊客的會員經營,有兩大面向需要主動思考,分別是:

  1. 如何創造有商業價值的舊客流量
  2. 有效留住流量收益

沒有任何目標性的進行群發,可能可以創造可觀的舊客流量,卻難以在其進站、進店後進行有效商品推薦。過於限縮流量的進入,即便將轉換率抬得再高,也會難以對營收產生實質型的幫助。

如何評估流量的有效性

以第一點來說,建議需要定期針對品牌過去一段時間內的舊客回訪人數、加入購物車率、購物車提袋率進行綜合評估,比較各類型活動檔期與進站流量的關聯、以及進站後的消費意圖。

e-commerce-key-indicators-2-2

如圖中便可明顯看見,新品上市以及免運期間,用戶進站踴躍且加入購物車與結帳意圖皆同樣強烈,但該檔 KOL 團購期間,創造大量流量但購買人數比例卻沒有相應提升。經由這樣的比較,便可以運用更宏觀的視角,而非單純的 CPC,來觀察對於舊客經營的有效性。

如何有效留住流量

以第二點來說,與註冊時新客轉換場景相仿,雖然舊客與品牌的關係已相對緊密,但消費意圖出現的當下若是沒辦法立刻把握,仍相當容易錯失機會。因此,在舉辦活動造節吸引舊客進入後,一般會建議密集地在活動前、中、後期針對「瀏覽」,或甚至「加入購物車未轉換」的用戶進行定期發送,保障進入的流量可以穩定轉換。

e-commerce-key-indicators-2-3

以 beBit TECH 的 SaaS 產品:OmniSegment CDP 來說,顧問通常皆會建議客戶針對各項漏斗表現建立行為劇本:如瀏覽未加購物車與購物車未結等,甚至會延伸針對不同的產品進行細化分流,提升挽回效益。

流量效益的最佳化 : 客單價

單純的客單價不足以判斷用戶的黏性,需要針對用戶的購買頻率進行分層,高購買頻率的客戶代表可能是一發現存貨下降就會下訂,因此每次購買的客單價較低屬於正常之現象,需要通過一年總貢獻金額來評估其黏著度 ; 低購買頻率的用戶也有可能相對習慣囤貨,因此每次購買的訂單價需要相對更高,才能搶佔所有衍伸的需求。

e-commerce-key-indicators-2-4

運用用戶平均客單價以及購買頻率建立矩陣後,將可以顯著觀察到各類型用戶的消費分布 : 年購買頻率高且訂單價高的用戶固然為品牌所樂見的黏著用戶 ; 然而,年購買頻率低但訂單價高的用戶,以及年購買頻率高但訂單價低的用戶,分別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的消費需求,在購買行為上存在差異,卻仍同屬於品牌的健康群體 ; 兩者皆低之用戶便得思考解決方案轉移至此二象限,常見的做法有訂閱制、大包裝優惠等等進行測試投放。

結語

對品牌的舊客來說,忠誠客群的關係深化將決定其他們是否能持續回訪和購買,針對性地分析舊客回訪率、加入購物車率、購物車提袋率和客單價等指標至關重要。舊客的會員經營需要兼顧「開源」和「節流」,即如何創造有商業價值的流量並有效留住收益。評估流量的有效性包括對不同活動和流量的消費意圖進行綜合評估,並於活動前、中、後期針對瀏覽和加入購物車但未轉換的用戶進行定期發送,從而保障流量的穩定轉換。最後,論及流量效益的最佳化,除了單純的客單價外,還需考慮購買頻率。針對不同類型的用戶建立矩陣後,可以更好地觀察消費分布,從而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。

author avatar
李念寰 Leo / beBit TECH 數位策略經理

目前於 beBit TECH 負責大型集團客戶 Martech 系統導入與長期行銷策略諮詢,輔導經驗橫跨服飾、保健、3C、美妝、金融等,擅長用戶體驗優化、會員營收增長、OMO 消費旅程設計。